狂亏1600亿!航空公司2年亏掉5年利润:多家航司已资不抵债,谁在抄底?

今年一季度,狂亏空公亏掉山航资产负债率再次攀升至107.01%。亿航而深航资产负债率也达到98.75%,司年司已较2021年年末上升2.50个百分点,年利已经逼近警戒线。润多
抄底航空公司时机已到?家航
一位民航业内人士估算,按照局方口径有7家航空公司资不抵债,抵债再加上海航旗下破产重整的抄底航空公司,虽然可能有部分重合,狂亏空公亏掉但目前大概已经有1/3的亿航航空公司,不是司年司已在破产重整,就是年利在破产的路上。
上述人士表示,润多破产危险较大的家航公司,主要是抵债两类,“一类就是资不抵债的,另一类是资产还是正的,但现金流断了。在目前情况下,第二类更加危险,资产负债表爆了可能还死不了,但一旦现金流出问题了,肯定是活不下去了。”
民营小型航空公司风险系数可能更高,因为国企还可以找股东注资。在所有上市航司中,国航系航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除了与这两年的持续亏损有关,没有获得增资,也是原因之一。
在已经资不抵债的航司中,乌鲁木齐航空、福州航空属于海航旗下航司,主要受海航破产重整进度的影响。重庆航空是南航控股,上海航空是东航全资子公司。
山航的情况比较特殊。目前,山航B的主要股东为山东航空集团和,其中山航集团持股42%,国航持股22.8%。而在山航集团众多股东中,国航是单一最大股东,占其49.4%的股份,其余股东则均来自山东,加在一起还是绝对控股。
B股上市的山航,2021年底已经资不抵债,戴上了ST的帽子。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年初,相关股东方已经开始为山航的增资进行尽调,目前正在走相关流程,国航也希望通过此次增资,进一步实现对山航的绝对控股,当然这要在和山东方面达成一致的前提下进行。
国航持股51%的深圳航空,目前资产负债率也已岌岌可危,2021年初就曾提出要筹划股东增资,而深圳政府方面也有意增资。如果国航不增资,将可能失去对深航的绝对控股。
在母公司自己也巨额亏损的情况下,如何给两家已经或濒临资不抵债的持股公司增资,谁的优先级更高,国航可能也在纠结。
不过,这些资不抵债的航司,其实还有一个值钱的无形资产。
中国是对民航市场准入严格限制的国家。2016年后,航空公司审批又开始严格限制。“现在好多省想设立航空公司根本就设立不了,”一位民航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航空公司的壳资源、牌照资源有很高价值。“资不抵债的航空公司,资源也是有价值的。牌照资源、运营能力,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可以成为商誉。”
至于什么人可能是买家,上述人士分析认为,中小航空公司现在自己都没米下锅,没有闲钱去买,大公司不缺牌照,可能没有意愿,真正感兴趣的很可能是一些地方政府,疫情前很多地方政府有设立航空公司的想法,一直没实现。
疫情后的资产重组潮,已经初露端倪。2021年1月,具有国资背景的无锡交通产业集团以57%的持股比例成为瑞丽航空的新控股股东,原大股东景成集团的持股比例由70%降至13%。瑞丽航空成为江苏第一家本土民航公司。2020年7月,湖南红土航空在长沙临空经济区挂牌,湖南省政府旗下的湖南省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参股红土航空,并成为持股26%的二股东,红土航空大本营从云南搬到湖南,湖南首家本土航空正式落地。
某航司战略研究人士表示,还有一些省想设立航空公司,他们在自己的“十四五”规划里提出设立客运或者货运航空公司的计划。而疫情之下,航空公司牌照可能价格会更低些,有利于地方政府的收购。
他认为,地方政府的航空梦应当支持。“地方政府为什么要花钱拿补贴,让这个航空公司来飞省内城市的国际、国内航线呢?就是因为航空基础条件需要优化,别的公司来飞的话,想飞哪个地方他自己说了不算。而且,航空公司总体上还是赚钱的,只要疫情过去,市场恢复正常,这些投资也不会赔钱。”
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指出,疫情下小型航司经营困难亟需输血,并购重组会推进,有些地方政府之前也已经表示了明确的意愿。
相关文章
- 财联社11月22日电,针对市场有关比亚迪在相关电池领域动作的传闻,比亚迪官方表示,“近期对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经向公司确认后,均为不实信息”。近日,行业盛传“比亚迪全固态锂电池在重庆生产即将装2025-07-06
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陈吉宁调研上海部分创新型企业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今天1月29日)下午在调研我市部分创新型企业时指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催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创新型企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不2025-07-06CVC机构盘点 | 喜茶估值触及天花板 大笔投资不如开放加盟
作者:shu企业风险投资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是指企业成立的独立风险投资部门或风险投资机构,使用自有的非金融资金投资母公司战略发展目标或者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2025-07-06- 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近日,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2025-07-06
- 11月23日,科技(VIOT.US)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Q3净营收为6.858亿元(人民币,下同),上年同期为10.565亿元,同比下降35.1%;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净亏损2025-07-06
- 来源:经济日报在沈阳中街华为手机门店,顾客正在选购手机。本报记者 崔 浩摄尽管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但折叠屏手机经过多年沉淀和市场酝酿,在各大主流手机厂商集体发力下,已成为当下智能手机市场新增长点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