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暴跌了70%!全球工业金属库存降至极低水平

  发布时间:2025-07-07 18:42:2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华尔街见闻作者: 高智谋“妖镍”风波尚未散去,更多金属“大逼空”又将上演?目前,全球工业金属库存已降至极低水平。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铝、铜、镍、锌这四大LME主要合约的库存在过去一年中暴跌了70% 。

华尔街见闻

作者: 高智谋

“妖镍”风波尚未散去,过去更多金属“大逼空”又将上演?年暴

目前,全球工业金属库存已降至极低水平。跌全低水

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球工铝、业金铜、属库镍、存降锌这四大LME主要合约的至极库存在过去一年中暴跌了70%。此前,过去彭博社就曾警告称,年暴目前整个LME库存已经降至“危险地带”,跌全低水LME六大主要金属合约的球工可用库存目前已降至了199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供需两面因素造成了这一令人“心惊胆战”的业金局面。

供给端上,属库一方面,存降随着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的持续紧张,西方各国对俄的多方面制裁令俄有色金属产量遭受打击。据USGS数据统计,俄罗斯产出了全球近5%的铝、4%的铜矿及冶炼铜以及11%的镍,是有色金属供给中重要的产出国。此外,对俄制裁力度升级导致俄有色金属供应中断的风险也助长了市场的紧张情绪。

另一方面,俄乌危机进一步抬升了能源商品价格,使欧洲能源危机“积重难返”,进而对欧洲电解铝和电解锌的产量造成打击。受欧洲电力价格大幅飙升影响,随着嘉能可、托克等知名矿企冶炼厂相继削减了亏损铝、锌冶炼厂的产量,当前欧洲绝大部分冶炼厂仍处于减停产状态。

因产量不足,部分金属商品的价格“节节高升”。以锌为例,随着 LME 锌库存持续下滑,周二该品种就已上攻至4400美元/吨的近16年高位。4月13日最新数据显示,LME锌库存较前日下滑2850吨至12.825万吨。同时,LME锌注销仓单持续走高,进一步引发市场对锌挤仓的担忧,导致近期LME锌现货升水保持高位。

对此,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Marius van Straaten 警告称:

“当前的电价可能会促使更多冶炼厂的减产,且冶锌厂的减产决定可能比冶铝厂更快。”

需求端上,随着疫情阴霾的逐渐消散、供应链的复苏,工业金属的需求量十分旺盛。为履行与制造客户的合同义务,不少金属商品贸易商及生产商一直从LME系统内外的仓库中提取库存,导致近期LME库存去库幅度增大。

例如,近期大规模从伦敦金属交易所仓库提取锌库存,以弥补欧洲减产导致的公司供应缺口的托克集团,就曾导致LME锌的可用库存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减少超过60%。

这一背景下,妖镍的风波尚未散去,更多金属“大逼空”又将上演?

BMO Capital Markets 分析师 Colin Hamilton 表示,最新的 LME 库存数据无助于缓解人们对金属商品价格再度出现“爆发性飙升”的担忧。今日早些时候,高盛集团分析师 Nicholas Snowdon 也警告称,随着铜供需缺口的持续扩大,未来铜价上涨将不可避免。

  • Tag:

相关文章

  • 极氪汽车回应是否调价: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

    近日,多家车企对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11月23日,针对极氪汽车是否会跟进调整售价一事,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回应称:面对复杂的市场价格体系变化,极氪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作为一家用户型企
    2025-07-07
  • 午评:三大指数早间强势反弹 两市成交额达七千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11日消息,大盘早间较前日强势反弹,三大指数集体大涨。板块方面,中药、新冠药等医药医疗股早间拉升,web3.0板块继续走高,房地产板块走强
    2025-07-07
  • 瑞信:维持瑞声科技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22.1港元

    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2018)“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由16港元升至22.1港元,由于触控技术升级及金属外壳业务推动,认为盈利复苏能见度将提高。公司第三季业绩大致符合该行预期,并优于市场预期,主
    2025-07-07
  • 上海提高公积金支付这类房租提取限额 每月最高4500元

    中新经纬11月11日电 据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消息,上海市提高公积金支付保障性租赁住房房租提取限额,最高月提取限额为4500元。据悉,为加大住房公积金对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的支持力度,上海市住房
    2025-07-07
  • 外媒:摩尔多瓦陷能源危机,法德等国承诺援助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路透社11月21日报道,摩尔多瓦21日警告其民众,要准备好迎接严冬,因为该国正面临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报道称,约50个国家和机构21日在巴黎举行捐助会议,承诺向摩尔多
    2025-07-07
  • 明星条款“单独同意”实践一年:跨境、金融等行业如何改变应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李润泽子 见习记者冯恋阁 实习生 陈安然、张妍 广州报道编者按: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成为一种“刚需”。个人信息保护不断涌现出新问题,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
    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