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取消生育登记限制是民心所向

近期,中国周刊安徽省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新闻限制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安徽《实施意见》),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取消由于此次安徽省政策调整拟在办理生育登记时,生育不再受生育子女数量的登记限制,也不再受结婚登记限制,民心近几日在网上引发热议。中国周刊(更多报道 )
事实上,新闻限制安徽这次公开的取消《实施意见》,以及此前其他省份(如广东)出台的生育类似政策,都是登记对去年中央提出的“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落实。2021年6月,民心《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中国周刊决定》(下称《决定》)印发,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新闻限制其中提出“完善国家生命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密切监测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强化人口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服务管理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1年12月印发了《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生育登记是生命登记制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生育登记不但为每个人提供了可以用于获取权益和服务的合法身份,也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就目前全球的状况来看,由于中低收入国家尚未建立完备的民事登记和生命登记制度,仍有25%的5岁以下儿童没有官方的出生记录。中国目前的民事登记和生命登记制度已经基本建立,特别是在生育登记制度方面,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
通过生育登记,可以及时了解群众需求,更加精准地提供优生优育等服务。同时,做好生育登记工作,通过与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数据的共享,有利于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完善生育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改革完善服务管理水平。
目前对生育登记制度的完善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完善国家生命登记管理制度、健全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强化人口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全国和各地推出的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来看,这轮生育登记制度的完善体现出三点明显的特点。
第一,生育登记制度回归本位。生育登记已经回归其设立的初始功能——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生育服务,为人口统计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由此前的生育审批制度向单纯生育登记制度的转变,使生育登记不再与生育数量、婚否等限制条件相挂钩,两者已经剥离开来。因为这些限制条件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态势的发展而变化,而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生育服务这一目标是不变的,所以两者的剥离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第二,生育政策包容性增强。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夫妻生育孩子的,实行生育登记,按规定享受妇幼健康、优生优育等服务”。这里已经没有“是否符合生育政策”的前置条件。在各地的实施意见中,有的条件更为宽松。比如安徽《实施意见》中提到,“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持身份证或户口簿”,这就不再将“是否已婚”作为进行生育登记的前提条件。意味着,只要是生育子女的,就应该办理和可以办理生育登记,就会享受到平等的生育服务。这充分体现了生育政策的包容性,机会平等、福利普惠,更加尊重生育决策的自主性和生育状态的多样性,以政策的包容体现出生育友好的价值取向。
第三,体现了“便民利民”的理念。无论是全国的《指导意见》,还是各地的《实施意见》,都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在如何“便民利民”上。一是程序的简便性,登记时间和地点都非常灵活,生育登记既可以在户籍地办理,也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可以在生育前办理,也可以在生育后办理,所要求的材料也尽可能地减少。二是“出生一件事”联办。加强部门协同,大力推进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多个事项联办。三是加强技术的支撑作用,公众可利用政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或手机应用程序进行网上办理,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已有采集信息的就不再要求登记人提供相关材料,教育、公安、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社保等人口服务基础信息融合共享进程大大加快。这些政策极大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口学系主任)
发于2022.9.12总第106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取消生育登记限制是民心所向
记者:杨凡
相关文章
普华永道思略特合伙人徐沪初: 智能汽车时代车企将面临业务重构
每经记者 段思瑶 每经编辑 裴健如 目前,我汽车市场自身的在稳步增强,逐渐进入快速持续增长的轨道。中汽协数据显示,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2025-07-07- 北京时间9日凌晨,美股周二午盘继续上扬,道指上涨逾500点。投资者关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结果与美股财报表现,并等待周四的10月CPI通胀数据。道指涨503.96点,涨幅为1.54%,报33330.96点2025-07-07
- 埃隆·马斯克 视觉中国 图记者/杨阳取消“休息日”、要求每周坐班40小时,工作狂马斯克正对推特“步步紧逼”。当地时间11月9日,彭博社报道称,社交媒体推特的新老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首次给2025-07-07
国家发展改革委:到2025年长三角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要基本建立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0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2025-07-07刘强东发内部信:兄弟们继续努力工作回报股东,他们很多都是普通百姓,用血汗钱来买股票
红星资本局11月22日消息,刘强东向京东JD.US)员工发内部信称,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职位越高降2025-07-07超级主播跨平台赚吆喝 淘宝抖音“双11”直播商城各有“胜负手”
每经记者 杨昕怡 每经编辑 刘雪梅 “双11”硝烟正弥漫各大直播间,主播们那厢“说学逗唱”耗尽气力,观众们这厢心甘情愿下单付款,勾勒出直播江湖一幅激昂的鼓角铮鸣大戏。战局正酣,头部主播的动向自然是最惹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