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芯片再掀涨价潮,IDM大厂罗姆涨幅10%,英飞凌、德州仪器等汽车元器件将上涨20%

当下,车用潮消费芯片的芯片需求大减与车用芯片的缺货涨价形成对比。
而前不久,再掀涨价涨幅州仪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大厂公开发言也反应出当下车用芯片正处于紧张状态,车用芯片的罗姆凌德价格问题再度成为行业焦点。
9月6日,英飞元器据Digitimes报道,器等汽车日本头部功率半导体IDM大厂罗姆半导体(Rohm)将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调涨新、上涨旧产品报价。车用潮据悉涨幅为10%,芯片部分产品线报价涨幅有所不同。再掀涨价涨幅州仪
公开信息显示,大厂罗姆半导体成立于1958年,罗姆凌德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京都,英飞元器其中产品线涉及IC、器等汽车分立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模块、半导体产品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公司将业务重心正在向车载应用倾斜。
此外,有功率半导体业内人士坦言,车用芯片存在结构性短缺,功率半导体与MCU目前还是相对吃紧状态,据了解IDM大厂的车用IGBT交期都还在50周以上,供应链目前仍盛传,2023年车用芯片包括功率半导体的涨势可能延续。
与此同时,罗姆上海子公司董事长藤村雷太在近日涨价函中指出,原材料等成本结构持续上涨,为了应对公司后续的投资计划、产能部署,以及持续增加的需求,公司决定涨价。
而在当下由于车用芯片紧缺,整体供应情况不稳定,以及在全球通货膨胀大背景下,不仅仅是罗姆传来涨价,其余国际芯片大厂恩智浦、英飞凌等也相继传出调涨车用芯片报价的消息。
据悉,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和英飞凌也正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提高工业和汽车元器件的价格,消费类元器件不会涨价,但工业元器件将上涨10%,汽车元器件将上涨20%。
日前,据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了解,恩智浦应该调整了部分芯片,并非全线涨价。
以及恩智浦在最新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渗透,接下来的市场将呈现供不应求关系,这会带给公司源源不断的订单。
目前来看,恩智浦在汽车终端市场的发展迅猛,今年第二季度车用部门营收为17.113亿美元,年增36%。
恩智浦指出,根据目前及2023年的订单水平,恩智浦目前的产能仅能覆盖80%的订单需求。同时,公司对价格稳定抱有信心,因为供需关系短期来看不会缓解。
此外,英飞凌也称,汽车产量将继续受到材料短缺和供应中断的抑制,导致下半年的汽车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尽管如此,ADAS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基本面完好无损,为公司提供了强劲的结构性增长机会。
早前,意法半导体CEO就表示,因汽车供应链的补库存周期和电气化以及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带动,汽车业务积压订单能见度约18个月,远高于公司目前的供应能力,今年车用芯片产能也已销售一空。
总的来说,伴随智能汽车产业加速发展,车用芯片需求远远未被满足,这意味着全球各大车用芯片厂商拥有涨价的充分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和芯片的价格波动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价格走势,针对此次新一轮芯片涨价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界面新闻表示:“车用芯片IDM大厂纷纷涨价是基础价的上涨,只要不涉及灰色渠道和中间商的恶性涨价,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其实影响并不是非常大。”
相关文章
神秘富豪岳红伟1.2亿接盘江景豪宅背后:上海二手豪宅价格虚高遭“挤水分”
来源:华夏时报11月17日下午,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峰医药”)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拟将其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明路868弄的房产保利ONE56)以1.2亿元出售给自然人岳红2025-07-07珠江股份:拟与珠实集团、珠江健康进行资产置换 置出相关房地产开发业务
财联社10月31日电,珠江股份公告,公司拟与珠实集团、珠江健康进行资产置换。经初步筹划,拟置入的资产为珠江城市服务100%股权,拟置出资产为珠江股份所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差额部分以债权2025-07-07-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胡璐)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畜牧法,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促进草畜平衡等方面,加强畜牧业绿色发展。为了突出鼓励2025-07-07
- 图 源丨图虫年初时洛杉矶港“塞船”的情况已经缓解,本可以让人们感觉松一口气,可随之而来的秋冬季节消费旺季不旺的情况却引发外界新的忧虑。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南加州海事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2025-07-07
-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年来,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增长和不断变化,企业对云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应企业的云部署模式也从单一部署逐步向多云部署,甚至是混合云模式转变。因此,网络2025-07-07
3名中国公民在韩国踩踏事故中遇难,中使馆提醒在韩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10月30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就梨泰院踩踏事件提醒在韩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因万圣节活动大规模人员聚集,引发严重踩踏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51人死亡、82人受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