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交期达52周!海外大厂MCU芯片持续紧俏 国内这些上市公司产品或将加速导入

炒股就看,最长权威,交期将加专业,达周大厂及时,海外全面,芯续紧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片持品或
MCU板块周五表现强势,俏国20cm涨停,内上、市公司产速导涨超10%,最长涨停,交期将加、达周大厂、海外和均涨超8%。芯续紧其中,片持品或国芯科技4月底迄今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达121%。
德邦证券分析师陈海进等8月4日(周四)发布的研报中指出,3季度,海外主流厂商如ST、瑞萨、NXP等大厂MCU产品持续紧俏,交期继续延长,且普遍呈现涨价态势。在统计的14款产品中,交期趋势延长的有13款,6款产品处于持续紧缺状态,5款产品最长交期达52周。价格方面,14款产品中,价格趋势延续涨势的有9款。
MCU即单片微型计算机,通过将CPU、存储、外围功能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级计算机。MCU下游应用广泛,主要覆盖六大下游市场。按照处理器的位数划分,MCU可分为4位、8位、16位和32位,位数越高,处理能力越强,支持的存储空间越大,外设接口也越多,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市场需求。
据ICInsights数据,2021年MCU销售额同比增长23%,全球市场规模提升至196亿美元。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仍将保持10%的同比增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5亿美金。
汽车团队7月12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当前国内汽车芯片进口率高达95%,而中国汽车是车规级芯片需求最大的市场。基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预期提升的背景给出的乐观预期下,中国2022年-2025年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分别为33.63、37.53、41.66、45.93亿美元;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22%。
根据ICInsights最新数据,全球市场而言,汽车电子是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比达到33%。方正证券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三化”进程不断加速,车规级MCU是一类具有广泛运用场景的车载芯片,市场前景广阔。
平安证券分析师付强等8月3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目前我国MCU芯片的国产自给率偏低,且国内大部分厂商的MCU产品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和家电等中低端领域,汽车、工业等高端领域下游大量需求长期被国外厂商占据,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陈海进指出,目前海外主流厂商MCU产品交货继续保持紧俏,汽车MCU更加紧张,预计海外主流厂商的紧张状态将加速该领域本土厂商产品导入。
分析师黄乐平等7月20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自2H20以来缺芯导致MCU供不应求,ST、瑞萨、微芯等海外厂商在21年纷纷上调原厂价格,国内厂商跟涨,而渠道端成为实际供需错配的放大器。21年全年国内MCU厂商量价齐升。其中,、、芯海科技MCU业务营收分别实现225%/193%/184%同比增长;毛利率同样提升显著,中微半导、兆易创新、毛利率分别达68.94%/66.36%/61.16%。
估值压力却不容小觑。黄乐平选取国内10家MCU公司作为代表,21年其按市值加权的PE均值为53倍,显著超过海外厂商29倍的21年PE.2022年行业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以及上游成本挤压,增速下滑,平均22年一致性预期PE值回落到35倍,海外厂商PE为10倍。
此外,方正证券亦指出,消费疲软,汽车销量增速减弱,整车需求量不及预期,MCU需求量放缓。此外,汽车E/E架构技术发展,自动驾驶L3及以上落地速度超预期,自动驾驶相关功能MCU被边缘化,需求力下降。
相关文章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11月23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多彩贵州航空公司获悉,该公司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航班GY7164宁波-贵阳)已于11月22日“绿色启航”,这是全国首个空客飞机可持续航空燃料2025-07-07
IPO雷达|半导体材料厂商艾森股份闯关科创板:毛利率连年下滑,应收账款占营收比超四成
近日,江苏艾森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艾森股份)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获受理,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华泰联合证券。公司产品主要为电镀液、光刻胶及二者的配套试剂,产品结构较为单一。2019年至2022025-07-07- 转自:保险报网□实习记者 许予朋从突破3%到突破4%,《中国银行保险报》注意到,今年6月至10月,部分商业银行美元存款产品年利率节节攀高。在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的当下,美元存款产品一路上行,2025-07-07
- 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国会众议院1月6日袭击事件特别委员会全票通过决议,传唤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供证词。顾名思义,这个委员会的作用正是调查去年1月6日的国会山冲击事件,传唤美国前总统出席作证被广泛视2025-07-07
- 永辉超市后沙峪店)顺义区商务局工作人员张海亮告诉记者,目前,顺义区组建了以石门市场、顺商集团等4家国有企业,物美、山姆等6家连锁品牌企业和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3家重点电商平台为骨干的保供企业队伍,连同2025-07-07
-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陈锋 见习记者 邱利 北京报道A股再度打响3000点保卫战之际,百亿私募大佬们开始“真金白银”进场。统计显示,9月以来,近千家私募机构出手以自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