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国内出游4.22亿人次,消费出现这些新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十一”黄金周,旅游、假期消费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国内
文旅部网站7日发布消息显示,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出游次消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亿人同比减少18.2%,费出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现新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趋势同比减少26.2%,十一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假期44.2%。
本次国庆假期,国内各地倡导就地过节,出游次消本地消费成为激发假日经济新动能的亿人“主引擎”。美团发布的费出2022年“十一”消费数据显示,本地消费占比77.4%,现新长假期间本地业态的日均消费额相比“五一”假期增长34%,同比2019年黄金周增长52%。
而本地游、周边游仍是假期期间广大居民出行首选。根据携程等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统计,国庆假日7天,本地、周边旅游订单占比达65%,本地周边人均旅游花费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
其中,露营度假、“微度假”无疑是今年十一假期的新趋势。10月9日,记者从多个电商平台获悉,十一期间户外装备等短途旅游产品销量激增。美团外卖相关数据显示,露营相关商品销量同比去年增长215%,便携式烧烤炉、驱蚊液、野餐垫、折叠桌椅、钓鱼竿等成为销量最高的商品。烧烤架、飞盘等销量同比去年都增长了十倍以上。京东数据显示,户外装备方面,帐篷/垫子同比增长72%,野餐用品同比增长77%。
另据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刚刚过去的“十一”促销季,各地陆续实施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整体市场的拉动效应还有待进一步显现,居家过节让洗衣机、干衣机的“洗烘套装”及空气炸锅等新兴厨房小家电热销。
“十一”机票价格五年来最低
今年“十一”黄金周,出行仍是消费的关键词之一。
尽管本地游是今年“十一”假期的关键词,但飞往更远城市度假的热度依然高过了中秋节。根据航旅纵横的预测,今年“十一”期间,国内航线的出行人数超过320万,日均出行人数较中秋小长假上涨约15%。
日均出行人数的增加,一方面与假期时间更长有关,也与机票价格的便宜不无关系。去哪儿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国内航线机票平均支付价格650元,同比2021年“十一”降低12%,较2019年低二成,机票价格为五年来同期最低。
9月中旬以来,随着三亚和成都陆续宣布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两地也在最后一刻赶上“十一”黄金周。其中,成都已挤入“十一”黄金周国内预订热门目的地十大城市的第二位,第一位是上海。
而本地游和本地消费依然是本次十一假期的旅游主流。“今年国庆假期以本地、周边游为主,市场上随之也兴起众多本地游新玩法。例如酒店+X系列套餐、景区+X套餐,都是在景和酒的基础上叠加丰富的娱乐因素,匹配高质量服务,为消费者带来多层次的旅游新体验,迎合旅客不远行也有新探索的假日旅游需求。此外,短途高铁游、郊野露营、到地参团、当地一日游、轻户外等新玩法,也逐渐成为大众假日旅游的高频选择。”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
各大旅游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最火爆的本地周边游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深圳、南京、成都、重庆、长沙、苏州、合肥、武汉、宁波、西安、济南等城市。
国庆档票房方面,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0月7日21时30分,2022年国庆档总票房为14.96亿元,全国影院营业率稳定在80%左右。国庆档票房前三影片分别为:《万里归途》档期票房10.22亿元、《平凡英雄》档期票房1.19亿、《哥,你好》7835万元。
短途出游产品火爆
各大旅游平台统计显示,假期内本地、周边旅游订单占比达65%,本地周边人均旅游花费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春秋旅游在10月1日至7日期间,上海本地游、周边游是假期出游主流,选择上海本地游的出游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0%。其中,露营、“海派城市考古”微旅行、亲子游、郊野游、微度假和特色美食成为假期热门主题,露营人次占比70%以上。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虽然国内旅游线路多了一些,但是人们对于长途旅游持观望态度的居多,短途旅行依然占据人们出行的很大比例。”深圳市檐外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刘树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短途旅行火爆的情况下,露营装备的销售开始变得火爆。
檐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户外用品出口的企业,当前经营的重点是露营。刘树烔表示,以前用于露营的露地是很紧缺的,最近一年以来,各地的营地数量有所增加,消费者可以在营地自己搭建帐篷或者拎包入住。很多营地的入住价格与酒店、民宿的持平,甚至更高。
另外一家生产、销售天幕、帐篷、露营灯等露营产品的企业黑鹿也有同样的感受。黑鹿销售负责人涂鹏程对记者表示,十一短途旅行的用户购买高峰其实在9月中下旬,因为需要考虑快递物流的时间。“十一期间的销售情况还可以,但是竞争也很大,尤其是在价格方面。因为很多新品牌、工厂端在电商渠道直接对接市场。”
多个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短途游成为多数人的选择,露营、公路、短途游等项目也带动了相关品类的增长。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公路自行车的消费额同比增长241%,骑行服也取得了200%的增长。户外鞋服同比增长77.9%。其中冲锋衣裤增长97%,抓绒衣裤增长121%。户外装备方面,帐篷/垫子同比增长72%,野餐用品同比增长77%,极限户外用品更是取得了162%的增长。十一长假期间,摩托车配件和骑行装备销售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89%和121%,汽车自驾野营装备同比增长49%,充气泵、车载充电设备和360全景影像成为车主们最爱选择的装备。同时,户外摄影器材同比增长83%。
除了电商平台下单,出游用品也在即时零售上大受欢迎。京东到家、京东小时购数据显示,10月1日~7日国庆假期期间,出游装备和居家生活用品均迎来销售增长。出游方面,旅行配件、户外鞋服、运动鞋、睡袋等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倍。除了户外运动,场馆运动和瑜伽也受到了追捧,京东体育订场服务订单是去年同期的4.6倍,瑜伽服销售额同比增长也超过4倍。
国庆长假带旺“懒人”家电
随着居家过节的消费者增多,也带旺了“懒人”家电市场。
10月8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十一假期消费数据显示,家庭消费比重提升并呈现场景细分和升级的趋势。消费者居家休闲带动了智能家电等改善型商品的销售。烘干机(即干衣机)尤其受到追捧,京东十一假期销售额较2021年假期同比增长249%;洗烘套装的销售额同比增长92%;衣物护理机、洗鞋机等细分品类销售额也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作为居家休闲的新设备,十一假期,京东的VR眼镜销量较去年假期同比增长290%,游戏机也取得了86%的增长。厨房作为重要的生活场景,京东相关品类增长迅速,空气炸锅、咖啡机、多用途锅等厨房用品销售额平均同比增速超过50%。
全国超50家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的数据显示,洗碗机、净水器和蒸烤箱正加入年轻人厨房家电新三件套中。智能清洁家电加速迭代,AI语音控制等技术被广泛应用。10月1日当天,扫地成交额同比增长110%。同时,洗衣机和干衣机组合的选购热度持续飙升。
京东到家、京东小时购的数据则显示,10月1日~7日的国庆假期期间,麦克风、影音设备等居家娱乐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倍。
10月7日,苏宁易购也发布2022“十一”消费大数据显示,国庆长假期间,苏宁易购的绿色节能家电销售环比今年9月增长98%。苏宁易购联合海尔、海信、美的等家电品牌商,以及20多个地方政府和超50家银行,加码“政企厂银”合作,联合开展“亿元补贴促消费”活动。升级类家电走俏,8K电视、大容量双开门冰箱、洗烘一体机等家电销售额环比9月实现倍增。
三四线市场的潜力进一步释放。今年“十一”假期,苏宁易购全国上万家零售云店,向县域消费者推出家电、家居消费“升级计划”。海尔洗烘一体机销售额同比增长118%,容声十字对开门冰箱同比增长233%,美的母婴洗衣机销售额同比增长282%,华帝厨电套装销售额同比提升380%。此外,苏宁零售云数据还显示,小熊养生壶销售额同比提升120%,格兰仕微波炉销售额同比提升104%,电压力锅销售额同比提升198%,美菱空气炸锅销售额同比提升342%。
(第一财经记者揭书宜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文章
房地产“金融16条”落地10天:多家房企套现融资,楼市现翘尾行情
2022年以来,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最深远的政策,终于在立冬后落地。11月1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包含16项具体举2025-07-06华西证券: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销量同环比高增 高端智能电动加速
华西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175)“买入”评级,预计2022-24年收入为1402.9/1909.7/2443.2亿元,归母净利74.2/116.5/172.9亿元。公司2022年10月单月汽车2025-07-06-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长时间空间多模量子态存储方向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利用磁场操控技术结合钟态制备的方法实现了基于冷原子系综的光子高维轨道角动量态的长时间存储。长距离量子通信的实现离不2025-07-06
银保监会:十年来保险资金规模增至24.71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5.6%
每经记者 袁园 11月8日,银保监会官微发布“保险资金这十年”相关数据。统计信息显示,这十年,保险资金规模快速增长至24.71万亿元,累计增长2.94倍,年均增速达15.6%。具体来看,投资品种方面,2025-07-06- 2022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国有大行的资产质量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和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增加,六大行净息差几乎集体承压文|陈洪杰截至8月31日,2025-07-06
-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7日表示,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将会损害欧洲与美国双方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他认为欧洲应当对美国这一立法行为作出“协调、统一且强有力的”回应。欧盟委员会分管内部市场的委员蒂埃里·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