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扩产潮持续 宁德时代再掷140亿元建电池项目

9月28日晚间,动力电池德时代再电池发布公告称,扩产随着国内外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潮持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的续宁项目市场持续增长,为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掷亿满足市场需求、元建完善产能布局,动力电池德时代再电池公司拟在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投资建设洛阳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扩产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40亿元。潮持
“为抓住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续宁项目历史机遇,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掷亿需要,确保客户订单及时履约交付,元建公司拟相应进行产能建设,动力电池德时代再电池进一步完善生产基地布局。扩产”宁德时代方面表示,潮持公司拟依托洛阳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推进与洛阳市在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新能源产业生态构建及新能源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其实,这并非宁德时代今年首次进行动力电池扩产布局。7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表示,拟在山东省济宁市投资建设济宁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40亿元。8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资建设匈牙利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
宁德时代仅仅是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大潮中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已有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不断推出扩产计划或项目。9月15日和9月20日,先后披露两则公告,拟于义乌市人民政府辖区内投资建设“欣旺达义乌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拟联合东风集团和东风鸿泰在宜昌市人民政府辖区内投资建设“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9月27日晚间,公告称,拟与沈阳市政府、沈阳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协议,在沈阳经开区管委会范围内投资建设“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项目规划产能40GWh,预计总投资100亿元。
动力电池企业大手笔扩产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有关。9月2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宜春市政府近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构建从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新型锂电池、电池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量不断增加。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303.8GWh,同比增长172.3%;累计装机量为162.1GWh,同比增长112.3%。
根据SNEResearch的测算数据,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销缺口将达37%,装车缺口将达25%,将持续维持供需紧张的状态。
的研究报告认为,在新能源车市场延续高景气度的背景下,动力电池装机需求同步上升。主要电池企业均在加速扩张,宁德时代预计到2025年底产能可达700GWh以上,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燃油汽车加速电动化、新能源化,是全球范围内的确定性发展趋势,除中国外,包括美、日、韩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导致动力电池需求旺盛。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以保持领先和优势地位,实现规模化效益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国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需要配置相当比例的储能设备,储能项目对电化学锂电池产品的需求量也很大。”祁海珅还表示,锂电行业更新迭代较快,技术升级和工业提升都需要强大的资本投入,才能不断更新产品,以保持领先优势,包括提高产品的能量密度、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等,这样才能形成规模效益。
相关文章
- ●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谭谟晓、邰思聪)以“踔厉奋发,共向未来——变局下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合作”为主题的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21日在京开幕。围绕年会主题,与会嘉宾深入讨论、建言献策。北京市委书2025-07-07
- 本报记者 余燕明 北京报道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议通过,将在2022年9月1日开始施行。这将成为北京市住房租赁2025-07-07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闻联播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指出,要持续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构建有2025-07-07
- 参考消息网5月31日报道 德国《商报》网站5月29日发表题为《赫伯特·迪斯:“我们不能只和民主国家合作”》的报道,作者是该报总编辑塞巴斯蒂安·马特斯。报道称,中国在技术上将推动整个世界。同中国脱钩,就2025-07-07
郑州:11月25日至29日对主城区进行流动性管理,居民非必要不外出
指挥部决定,将于11月25日0时到11月29日24时,用5天时间对郑州主城区市内八区)进行流动性管理,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在这5天时间里,高风险小区单元居民足不出户,其他区域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全文2352025-07-07-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盘后数据显示,一机构买入9388万元,深股通买入3.14亿元并卖出4.4亿元;两机构买入5785万元,深股通买入1.15亿元并卖出9710万元。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