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处于关键期 中电联建议制止各类非法牟利行为

1月19日消息,电煤今天下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长中电止各报告建议,期合进一步加大电力燃料供应保障能力;疏导燃煤发电成本,同签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作用。约处于关议制
关于煤炭保供稳价方面,键期报告建议,联建类非利行制定煤矿保供与弹性生产办法,法牟优先组织满足条件的电煤先进产能煤矿按一定系数调增产能,形成煤矿应急生产能力,中长中电止各以满足经济持续复苏以及季节性气候变化等对煤炭消费的期合增长需求。
报告还建议加快推进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同签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严肃性,约处于关议制督促各方落实煤炭保供责任。键期严格规范合同签订行为,联建类非利行制止各类变相加价、降低兑现热值等非法牟利行为,释放稳定市场价格的强烈信号。加强电煤产运需之间的衔接配合,保障电煤运输畅通。
此外,报告还谈到,要科学设置燃料成本与煤电基准价联动机制,放宽煤电中长期交易价格浮动范围,及时反映和疏导燃料成本变化。建议推进容量保障机制建设,加大有偿调峰补偿力度,弥补煤电企业固定成本回收缺口,进一步提高煤电可持续生存和兜底保供能力。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叶春表示,2022年电煤中长期合同运行整体好于往年,对于保障电煤和电力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他也谈到:“2022年上半年中长期合同履约率超过96%,全年数据尚未发布,从各具体合同的履约情况看,能够达到100%履约的合同占总合同量的比重仍然不高,且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此外,还存在煤质明显下降、价格机制混乱等问题。”
他介绍,对于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增加煤源、公示供需信息等多项措施推动,并多次下发文件、召开会议推动合同签约;发电企业积极响应,克服疫情影响主动对接。
叶春透露,目前主要发电集团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距离100%全覆盖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缺口。“据了解,主要由于部分煤炭企业签约意愿不足,甚至存在观望、等待等侥幸心理,一些提出不合理质价条款难以达成一致、进一步对接沟通较困难。”
按照有关要求,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更加规范统一,并均将“欠一补三”等条款列入合同,同时,考虑小煤矿和用煤量不大的电厂的实际困难,采取了指定代理的方式。
叶春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煤炭、电力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是确保供应、稳定价格的有效手段。同时长协煤比例的提高和高质量兑现,也能很大程度上缓解煤电企业的燃料成本压力。
但他也表示,中长期合同保供稳价“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的充分发挥,不仅要达到合同签订的量,还要保证合同签订的质,避免阳奉阴违,确保后续中长期合同的顺畅履约。
叶春谈到,当前在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过程中仍存在不规范、不合理情况。“部分煤矿提出按照3:7甚至1:3搭配市场煤进行捆绑销售,这个情况已经从某个地区蔓延到各个主产煤地区均存在;变相签订‘阴阳合同’,例如虽签订并录入系统的合同按照任务分解量,但线下明确仅按一定比例减量兑现,或虽按照价格区间上限签订合同,但明确提出降低兑现热值且不许进行热值考核等;要求降低硫分、水分、灰分、挥发分等指标要求,并增加奖励条款,在合同兑现时变相加价,达100-150元/吨;部分贸易商流通环节服务费高企,有些代理服务费超过煤价的50%;以及提高预付款比例、设置缴纳押金或保证金等不规范要求。”
他指出,当前正处于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全覆盖“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在进一步推动长协签订工作的同时,加强合同审查,及时纠正不规范签约行为,维护电煤中长期合同的严肃性,才能切实为2023年电煤保供稳价奠定基础。(新浪财经 刘丽丽)
相关文章
- 周三11月23日)亚洲时段,现货黄金震荡微跌,最低触及1733.05美元/盎司,接近近两周低点,虽然美元仍小幅走弱,但更多的原因是风险偏好的改善,未能给金价提供上涨动能,相反,市场关注美联储会议纪要,2025-07-07
- 随着元宇宙概念席卷全球,AR/VR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科技企业纷纷加速布局。近日,CNMO了解到,苹果增强和虚拟现实环境交互新专利获授权,该技术显示AR可基于现实场景更新。苹果天眼查App显示2025-07-07
- 本报上海10月25日电 记者谢卫群)25日,新开发银行与中国财政部合作举办了主题为“扩大发展融资,实现可持续未来”的研讨会,深入讨论了新开发银行2022—2026年总体战略。该战略于2022年5月获得2025-07-07
- 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的普及,我们正在陷入科技公司的“数字矩阵”里。/《钢铁侠》剧照文 | 戈多“数据显示,你的人生只剩两年时间。”如果大数据能够提前预估你的寿命,你会想知道答案吗?在2022年2025-07-07
- 2022年11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下称《规定》),这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制定的第14部浦东新区法2025-07-07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2025-07-07
最新评论